彼此信任︱丈夫病危太太忍痛放棄搶救 提出一個要求令醫生當場落淚

家事百科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4 23:10

分享:

分享:

丈夫腦出血病危太太決定不急救,醫生解救越南太太不被家屬指責。

在過年前夕,老公突然腦幹出血!面對這樣的惡耗,太太依然很堅強的帶著兩個孩子,仔細聽著我,向她解說先生的病情,她雖然眼眶紅紅的,但是眼淚並未潰堤。先生的情況很不樂觀,大概就是這幾天了,她決定不再CPR了,這是多麼困難的決定啊!但是,她知道這是對先生最好的決定。

最新影片:

我心裡清楚,當病人無法救治的時候,要救家屬!我一定要解救這位太太,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,阻止先生的兄弟姊妹們對她的指責,我當著其他家屬與朋友的面前說:

這個腦幹出血,是無法避免的,而且會來得非常突然!可以前一刻還好好的,還在說話、吃東西,下一刻就突然昏倒,心跳停止!讓大家措手不及!」會這麼說,是因為有些家屬,就會怪太太怎麼沒有提早發現?

「先生是洗腎的病人,本來就是容易發生腦中風,或是腦出血,是很難避免的。」會這麼說,是因為有些家屬,就會怪太太怎麼沒有好好照顧先生?

「太太平時照顧得很好。在事情發生的時候,也做得很好,她馬上打電話叫119,依照119的電話指示,給先生進行急救CPR,把心跳血壓拉回來,我們現在才能有這個機會來討論。要不然的話,現場就往生了。」會這麼說,是要肯定太太的付出,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。而且,這些肯定的話,不能只對太太說,要公開,當著其他家屬面前說,為的是要阻止其他家屬的指指點點,責怪太太。

即睇維護夫妻關係的10個要:

點擊圖片放大
+9
+8

「我們已經急救過一次了,現在腦幹因為出血,已經沒有功能。腦幹沒有功能,不是會不會清醒的問題,而是無法存活,最長不會超過14天,最關鍵的時間是第三第四天。如果心跳再次停止,再去壓胸、電擊,病人只會折騰,是不會有幫助的。所以,我會建議不要再壓、不要再電擊,讓病人好好的離開,大家覺得如何?」雖然DNR(不要再壓、不要再電擊)是太太決定的,但是,我會跟其他家屬說,是我建議的,這樣,他們才不會想說是太太不想照顧,才決定放棄的。

「大家如果有什麼習俗的需要,例如拜拜的衣服、符或是符水,都可以拿過來,我們都可以幫忙處理。」通常聽到這裡,家屬都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,然後如釋負重的從包包裡取出一道符。這個當然沒問題,這是家屬的一番心意、他們也想盡自己的努力,我們當然要成全。

這樣的場景、這些對話,我不知經歷了多少遍,這一次,我用了比平常更慢的速度在講,因為,太太是外籍配偶。

她在我跟其他家屬說明完了,眼淚就潰堤了,也許是她的辛苦,被我肯定了;也許是她的內疚,我幫她解除了;也許是她擔心被責怪,我替她擋下來了。

最後,太太跟我說,「醫生,我能不能有一個要求?」「我先生走的時候,能不能讓我親自幫他拔管?因為他很信任我」她說完,換我眼眶紅了~「當然可以!你先生會很感謝你的」。

彼此信任是一件多麼珍貴、多麼不容易的事啊!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,關懷是最好的處方;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,我們要救家屬。期許自己,無論在什麼位子,都要當個有溫度的人。

《後記》

我寫這文章的目的有三個:

1.幫辛苦照顧病人的太太說話,尤其是弱勢的太太(她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)。他們在照顧的角色方面付出最多,卻也得不到應得的肯定,反而經常被那些「只出一張嘴的親戚朋友」責怪。

2. 寫給那些「只會出一張嘴」親戚朋友看: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在乎的事,無論做什麼決定,都是人家一輩子要去承擔的。旁人如果沒有要出錢養人家一輩子或者幫忙照顧,拜託管好自己的嘴巴!

3.希望醫療人員可以多做一些:家屬要做出困難的決定,需要很大的「愛」與「勇氣」去承擔、去面對其他人的指指點點;同時,面對至親的人離去,會容易有內疚與自責(可能是一輩子的),醫療人員只要多說一句話,多一些同理,可能就可以「解救活著的人」。

有人私訊留言說,你寫出來不怕有人對號入座嗎?我非常歡迎大家對號入座!如果你覺得你身邊有這樣類似的情境,請給予尊重、給予肯定、給予協助,少一點批評、少一點責怪、少一點指指點點。

如果你是醫療人員,你也認同的話,從今天開始:就多想一點、多說一點、多做一點,讓醫療更有溫度~

文章獲Icu醫生陳志金授權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